人才培养

Talent development

人才培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人才培养 >> 正文

培养特色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培养特色

(一)项目化教学

“机器人+”科创实验班打破传统学科分类界限,重构人才培养方案,重塑课程体系。以全过程项目式教学、定制化课程为抓手,打通产业和学校的边界,开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项目研究。创新性构建涵盖基础理论—专业实践—综合实训递进式全新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,涵盖思政理论课程、通识教育课程、数学物理课程、工程科学课程、工程设计课程、设计与创新实践等6大模块,实践学分占比超过40%,开设《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》、《定量工程设计方法》、《自然与设计》、《机器人创意设计及制作》《个性化实践》等特色课程。学院建设有机器人创意设计实验室、移动机器人实验室、机器人综合实训室、机器人视觉实验室、电子工艺实验室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实验室、制造工坊/3D打印实验室。

《自然与设计》课程 

 

《机器人创意设计及制作》项目制课程汇报

《定量工程设计方法》项目制课程淡泊湖现场测试

 

(二)小班化培养

“机器人+”科创实验班实行导师制、小班化、精英化、个性化和项目化教学方式,以观察、实验、项目、深度研讨等教学方式开展,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。

多教师共同授课:大多数专业课程由至少2名以上跨学院跨学科教授博士主讲,与学生进行课程学习、项目和生活上的深度交流。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,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指导和帮助。

学习方式转变:让学生由传统的坐着听(被动学习),转化为站着听(带着问题主动探索),再到做着听(带着项目在做的过程中学习),以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为载体,通过发明式教学、项目式学习和任务驱动等创新模式,融“学思做”于一体,达到知行合一。

(三)五创一体

“五创一体”全链条打通为突破口,鼓励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机器人、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高水平学科竞赛、科研项目开发、科创训练营实践,在学习、思考和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业创新思维,促进学生跨界思考意识,培养学生设计思维、工程思维和系统思维等创新创业核心能力。在项目制教学模式的驱动下,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热情高涨科创2311班在大一时就参加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,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8项,国家级奖励8项,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立项国家级1项、省级2项,全员参与科技创新实践。

开展创新创业思维融会贯通,创业孵化与成果转化指导,引导学生自主调研、主动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定义产品、通过创投平台孵化创业,打造人才培养-项目孵化-科技创业的拔尖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。

(四)专业任选

科创实验班通过高考招生、入校后二次选拔等方式组建,独立成班,每班不超过30人。2024年学校首次在高考招生中设置“科创实验班”专业组,吸引了大批高分高质量考生报考,面向机器人、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等强工科专业招收了28名学生,全部学生分数线均超过特殊控制线,校内二次选拔招收了26名学生,共计54名学生,目前在校生共计78名。

科创实验班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,可根据毕业设计和创业项目自主选择授予机器人工程、智能制造工程、人工智能等工科专业

招生宣讲

二次选拔面试

(五)动态调整

科创实验班实行以生为本的动态管理制度:结合学科、专业特点,学校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学业、素质和志向等综合状况,在大一下学期结束时对实验班成员进行适当淘汰,不符合要求者转回相应专业的普通班学习。

关闭